近日,四川農大動物醫(yī)學院殷中瓊教授、鄒元鋒副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在黨參多糖結構特征和生物活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明確了黨參不同提取部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到的黨參多糖生物活性和構效關系,不僅為黨參多糖在治療人類與動物的腸炎、衰老性疾病、免疫低下方面提供“精準打擊”的新思路,還為有效開展黨參地上莖葉部分的開發(fā),解決其利用率低、浪費大等生產問題提供理論基礎。
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在食品領域國際期刊《食品科學與技術趨勢》和化學類知名期刊《國際生物大分子雜志》上。
研究樣品來源于九寨溝縣,截至目前,該課題組已完成九寨溝縣黨參標準化栽培技術研究、黨參質量評價體系建設、黨參活性多糖制備工藝及其專利申報。該項研究成果,將有利于提高九寨黨參產品附加值,從而提高藏區(qū)種植戶收入,對促進藏區(qū)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