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大銅礦商智利的Codelco在銅的頂級市場中損失更大,此前該公司報告稱,2019年的產量下降了5.3%,至158.8萬噸。
必和必拓是全球最大的礦業(yè)公司,去年銅產量為174.9萬噸,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170.5萬噸至182萬噸(按可歸屬基準計算,Codelco仍居首位)。
Codelco將所有收入上繳國家,將產量下降歸因于今年上半年異常惡劣的天氣、Chuquicamata礦的罷工以及運營問題。
該公司今年的利潤較2018年下降17%,至13.4億美元,而直接現(xiàn)金成本增加了1.8%。
Codelco表示,該公司財務業(yè)績不佳,原因包括毛利潤率下降、銅價下跌、金屬和鉬的實際銷售減少,以及相關投資的業(yè)績不佳。
蒙特利爾銀行資本市場(BMO Capital Markets)負責大宗商品研究的董事總經理科林漢密爾頓(Colin Hamilton)本周早些時候曾預計,這家銅企不久將不得不出售非核心資產。
漢密爾頓在一份致投資者的報告中稱:"不過,考慮到需要確保就業(yè),任何關閉無利可圖業(yè)務的想法目前都不在議事日程上。"
Hamilton還指出,Codelco從今年起成為全球最大銅礦商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因為資源枯竭和限制被證明是阻力太大。
感染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智人數(shù)量不斷增加,迫使該公司在周三暫停了一些關鍵項目,包括正在進行的將Chuquicamata改造成地下煤礦的工作,以及拉霍印加(Rajo Inca)和特拉斯帕索安迪納(Traspaso Andina)的早期項目。
這些被叫停的項目是一項為期10年、耗資400億美元的持續(xù)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升級其老化的礦山,并保持產量。但是,為應付全球流行病危機而采取的措施的影響可能會進一步危害這一計劃。
全球風險咨詢公司Verisk Maplecroft的資深美國分析師Mariano Pablo Machado本周表示,"盡管該國政府已采取積極措施,以遏制covid19對經濟和健康的影響,但銅供應沖擊的漣漪效應仍有待觀察。"
Codelco在智利經營著7座礦山和4座冶煉廠。其資產占全球已知已探明和可能儲量的10%,占全球銅年產量的7%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