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路透社4月26日報道,4月20日,美國原油期貨CLc1的基準價格暴跌至-38美元/桶,令能源行業(yè)損失超乎想象。而CLc1在其近40年的歷史中從未跌破10美元/桶。
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燃料需求暴跌,美國大量原油無處儲藏。
盡管油價下跌這種不尋常的情況可能不會重演,但許多業(yè)內人士表示,這預示著未來的前景可能更加暗淡,多年的過度投資也不會在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內得到扭轉。
美國獨立石油協(xié)會(Independent Petroleum Association of America)負責經濟和國際事務的副總裁弗雷德里克?勞倫斯(Frederick Lawrence)表示:“前幾天期貨合約的情況表明,情況開始惡化的時間比預期的要早。”
市場正在迫使所有生產商采取行動,世界各地都出現(xiàn)了企業(yè)停產。歐佩克及其盟友此前已承諾將每天減產1000萬桶,但協(xié)議尚未完全生效,且這一承諾不足以阻止油價跌至負值。
沙特阿拉伯曾表示,正在和其他歐佩克成員國準備采取進一步措施,但還沒有做出新的承諾。不過,即使歐佩克完全停止生產,石油供應仍可能超過需求。
美國已宣布每天減產逾60萬桶,加拿大也宣布每天減產30萬桶。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已將日產量削減了20萬桶。
阿塞拜疆是歐佩克+成員國之一,正迫使一個以英國石油公司為首的組織首次實行減產措施——這些國家的石油巨頭通常被排除在政府強制減產的范圍之外。一名阿塞拜疆高級官員對路透社表示:“自從1994年簽署了世紀合同以來,從未減產過?!?/p>
在世界沒有足夠空間儲存石油的情況下,這種妥協(xié)是不可避免的。能源研究員表示,截至周四,全球陸上石油儲量約85%已經飽和。
國際能源署(IEA)估計,4月份石油日需求量將減少2900萬桶。預計5月石油消費量將有所回升,但研究人員警告稱,預計日需求量僅較上年同期減少1200萬桶的估計可能過于樂觀。